11月23日星期三晚6点,第十一期“科道雅集”系列活动准时在上海科技大学图书馆3楼报告厅举行。本期活动的嘉宾从各自研究领域延伸,共话学科交叉在考古领域的应用,吸引了满座的同学和老师前来聆听。本期嘉宾有:科道书院2022级导师涂栋栋教授、我校信息学院博士生王梓、本科生赵怡临、科道书院学生邬君毅。
讲座从近期长江口二号沉船的发现与打捞打开话题。涂老师分享到:考古并不是只是业内人员的工作,它是需要结合多种技术人员才能共同完成的工作,如打捞著名的“南海一号”沉船曾经花费了1.5个亿,其出水需要声学、力学、化学等方面的知识,有不同背景的专家、很多高新科技参与其中。为了让大家有更直观的感受,涂老师带领现场同学们一起头脑风暴,研究一个出土的陶罐需要哪些科学知识,在师生的问答互动中,雅集的气氛逐渐活跃。
涂老师又讲述了一个常见的谬误——考古并不是“挖恐龙”,也并不是盗墓,而是一种针对于人类历史的追溯与研究。考古的时间范围包括从人类出现至今的所有时间,研究的对象为人类及人类的相关遗迹,而在人类出现前的事物的研究,如恐龙,并不在考古人员的研究范围内。
“田野里的‘包工头’,室内整理的‘小能手’”是涂老师对考古人员的形容和总结。在田野实践中,考古带头人不仅需要将团队内部人员分工明确,也需要整合当地的人力和资源,需要与各类人打交道。发掘场地之于考古人员,就像实验室之于科研工作者,是考古人员获取数据、整理信息的源头,是十分珍贵的锻炼场所和资源。
虽然强调了田野工作的重要性,但考古并不止于此,它实际上需要多学科的综合。科技相当于为考古插上了“翅膀”。图像识别、DNA鉴定、环境模拟等技术都为考古人员的工作更为丰富精彩。每讲到一个案例,涂老师都能用自己丰富的学识旁征博引,引来现场听众一阵阵赞叹,原来考古学里的一点一滴都和各种学科密不可分。
三星堆是考古多学科交叉极好的例子。随着科技的应用三星堆发掘工作目前能在一个恒温恒湿的环境中进行,为的是尽可能保留考古中能够发现的信息。三星堆考古中目前已有多达34种学科参与其中,已经成为了多学科的科学试验田:C14应用于时间定位、抗体用于丝绸鉴定、显微分析用于青铜器接口分析……多种多样的技术手段也为三星堆属于中原文化的溯源和其发展脉络的梳理起到了重要作用。
接下来,涂栋栋老师又讲述了考古对于人类社会的具体意义。考古给予人类来自于过去的知识,而人类又能够从过去的发展历程中获得对未来的参考指导,这种从古至今的哺育正是考古的一项重要意义。
在嘉宾互动环节,信息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生王梓同学畅谈信息技术对文物成像的应用,他详细地为大家讲述了“用一部手机打造文物元宇宙”的探索历程;将要攻读科技考古博士的赵怡临同学分享了学科交叉的学习经历让她如何踏上科技考古的道路;最后,学习工业设计的邬君毅同学也从自身角度参与到讨论中来。
涂栋栋老师最后表示,希望在鼓励多学科交叉的上海科技大学的沃土下,有更多的同学能够发现自身技术应用于不同场景的潜力,并欢迎各位同学投身于考古事业。
撰稿:李文馨
摄影:方喻